《童蒙止观》〡修持止观的三种境界
第十篇 证果第十
从假入空观
(相关资料图)
从空入假观
中 道 正 观
总 结
若行者如是修止观时,能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,因缘虚假不实故空,以知空故,即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相,则体真止也。尔时上不见佛果可求,下不见众生可度,是名从假入空观,亦名二谛观,亦名慧眼,亦名一切智。
若住此观,即堕声闻辟支佛地。故经云:「诸声闻众等,自叹言:『我等若闻净佛国土,教化众生,心不喜乐。所以者何?一切诸法皆悉空寂,无生无灭,无大无小,无漏无为。如是思惟,不生喜乐。』」当知若见无为入正位者,其人终不能发三菩提心。此即定力多故,不见佛性。
白话文:
如果行者按照这样的方法来修行止观,就能够了知一切的万法都是由心所生,而构成万法的因缘都是暂时的虚幻的,并没有实体性,所以万法皆空。由于了知万法皆空,那么寻求一切诸法的名字相状,皆无实性可得。这就是体真止。
修证体真止之时,上不见有实体性的佛果可以成就,下不见有实体性的众生可以度化,这个时候就是从假入空观,也叫做二谛观,也叫做慧眼,也叫做一切智。
如果只是停留在从假入空观当中,便心生满足,那么就会堕入声闻辟支佛的境界,而不能前进。正如《妙法莲华经》中所说的那样:“诸声闻众等,自叹言:‘我等若闻净佛国土,教化众生,心不喜乐。所以者何?一切诸法皆悉空寂,无生无灭,无大无小,无漏无为。如是思惟,不生喜乐。’”
行者当知,如果行者体证无为便以为这就是究竟的话,那就无法发起求取无上正等正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这便是定力偏多但慧力偏少,不见佛性的过失。
若菩萨,为一切众生,成就一切佛法,不应取着无为而自寂灭,尔时应修从空入假观。则当谛观心性虽空,缘对之时,亦能出生一切诸法,犹如幻化虽无定实,亦有见闻觉知等相差别不同。
行者如是观时,虽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,能于空中修种种行,如空中种树。亦能分别众生诸根性欲无量故,则说法无量。若能成就无碍辩才,则能利益六道众生。是名方便随缘止。
乃是从空入假观,亦名平等观,亦名法眼,亦名道种智。住此观中,智慧力多故,虽见佛性而不明了。菩萨虽复成就此二种观,是名方便观门,非正观也。
故经云:「前二观为方便道。因是二空观,得入中道第一义观,双照二谛,心心寂灭,自然流入萨婆若海。」若菩萨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,应修息二边分别止,行于中道正观。
白话文:
如果是菩萨行者,为了利益一切的众生,成就一切的佛法,就不应该贪着于无为之乐,而满足自己一身的解脱寂灭。这个时候就应该修行从空入假观,那就是谛观心性虽然空,但是因缘和合的时候,也能够生出森罗万象的世间诸法,犹如幻化,虽然没有实体性,但也有见闻觉知的作用和万法的差别之相宛然存在。
行者在修行从空入假观的时候,虽知一切的万法究竟的空无体性,寂灭无我。但是能够在性空的智慧中修种种苦行,就好比在空中种树。也能够以智慧了知众生的根器、种姓、欲乐无量,为他们说无量的对治之法。如果能够成就辩才无碍,就能够利益六道轮回中的众生,这就是方便随缘止。
从空入假观,也叫作平等观,也叫做法眼,也叫做道种智。修行从空入假观的行者,智慧力偏多,而定力偏少,虽然能够见到佛性,但是混沌不明了。所以菩萨虽然成就以上两种止观,只能叫做方便观门,还不是中道的正观。
所以经中说,前面的从空入假观、从假入空观,都是方便法门,以此为基础可以修证中道第一义观,对真谛、假谛生起平等的观照,心心寂灭,自然流入诸佛圆满的一切智海。如果菩萨想要在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,就应该修息二边分别止,行于中道正观。
云何修正观?若体知心性非真非假,息缘真假之心,名之为正。谛观心性非空非假,而不坏空假之法,若能如是照了,则于心性通达中道,圆照二谛。若能于自心见中道二谛,则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,亦不取中道二谛,以决定性不可得故。是名中道正观。如《中论》偈中说:「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名为假名,亦名中道义。」深寻此偈意,非惟具足分别中观之相,亦是兼明前二种方便观门旨趣。
白话文:
怎么样来修中道正观呢?就是先了知体悟:心性非真非假。止息偏修真谛或偏修假谛,这便叫做正观。谛观心性非空非假,但不妨碍否认体性本空之法,也不妨碍否认如幻假有之法。
如果能够这样的观照了知,那么心性就能通达中道,对真谛和假谛,都能平等圆满地观照。如果能够在自心中体证到中道二谛,则能够见一切诸法的中道二谛,但也不执着于中道二谛,因为中道二谛也没有实体性可得,这就叫中道正观。
如《中论》的偈颂中说: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名为假名,亦名中道义。”行者应该深入探求这个偈颂的意义,这样不仅仅能够圆满地抉择中道正观的见地,还能够明了从空入假观、从假入空观这二种方便观门的旨趣。
扫码关注我们
关键词: